李振江,1964年生,博士,教授,研究生導師,F(xiàn)任南京工業(yè)大學生物與制藥工程學院副院長。1985年蘭州大學化學系本科畢業(yè)(導師蘇致興教授)。歷任新疆工學院助教、講師、副教授。1999年華東理工大學材料學院碩士研究生畢業(yè)(導師胡春圃教授)。2000年任新疆大學副教授,碩士生導師。2006年南京工業(yè)大學生工學院博士研究生畢業(yè)(導師歐陽平凱院士、石玉瑚教授)。2004年以來任南京工業(yè)大學副教授、教授。獲校級“優(yōu)秀研究生導師”(2008)、“教書育人先進個人”(2009)、“工大九思精英獎”和“優(yōu)秀共產黨員”(2011)等榮譽。
學術兼職
美國化學會(ACS)會員。
國際著名學術期刊Green Chemistry(RSC)、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(ACS)、Synlett(Thieme)、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(Wiley)、Catalysis Communications(Elsevier)、Journal of Heterocyclic Chemistry(Wiley)、Synthetic Communications(Taylor & Francis)、Journal of Sulfur Chemistry(Taylor & Francis)審稿人。
《林產化學與工業(yè)》期刊編委。
研究方向
1. 生物基聚合物與功能材料:生物基單體的催化體系與活性聚合,生物基復合材料及反應加工,嵌段共聚物與納米構造,生物醫(yī)學功能材料
2. 有機催化與合成化學:有機催化(organocatalysis),手性技術與不對稱合成,藥物合成
3. 綠色化學與潔凈工藝:綠色化學與技術,水相介質反應,力化學反應
科研工作
發(fā)展了不對稱合成非天然α-氨基酸的平臺技術;報道了不對稱合成α,β-二氨基酸的新方法;研究了氨基磺酸催化的七種縮合反應;設計和應用新型有機催化劑控制開環(huán)聚合反應,研究了卡賓催化的系列開環(huán)聚合反應,合成均聚物及精確結構嵌段共聚物,發(fā)展了開環(huán)聚合反應的新類型。研究和開發(fā)了聚乳酸的新型聚合反應、制備工藝和生產裝置。上述工作在SCI收錄的著名學術刊物發(fā)表,申請了國際專利和中國發(fā)明專利。參加國家“973”計劃兩項,主持國家“863”計劃子課題、科技部重點國際合作計劃、科技部國際合作計劃、教育部重點科學研究計劃等項目多項。近五年,發(fā)表學術論文五十余篇,其中SCI收錄二十余篇,申請國際專利四項,申請中國發(fā)明專利二十一項和授權五項。
成果引用
發(fā)表于Green Chemistry 2006年8卷433頁的水相介質磺酰亞胺合成方法被SCI引用20次,作為制備N-sulfonylimine的常用方法之一。發(fā)表于Synthetic Communications 2007年37卷1609頁的1,5-benzodiazepine合成方法被全球最著名化學教育學術期刊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2010, 87, 631–633完整采用作為美國高校本科“藥物合成與藥理實驗”方案。
研究成果被頂級專業(yè)綜述期刊《化學評論》(Chemical Reviews)(IF 35.957)引述2次,《化學研究述評》(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)(IF 18.203)引述1次,《四面體報告》(Tetrahedron Reports)(IF 3.219)引述2次,《當代有機化學》(Current Organic Chemistry)(IF 2.879)引述6次。全部是正面引用和述評。
代表性論著和專利(論著5篇,專利5件):
1. Song, P., Li, Zhenjiang.* N-Sulfinyl Imines. Synlett, 2011, 287–288.(IF 2.718)
2. Li, Zenjiang,* Ouyuang, P., et al. Past, Present, and Future Industrial Biotechnology in China. Adv. Biochem. Eng. Biot., 2010, 122, 1–42. (IF 4.165)
3. Li, Zhenjiang;* Sun, Y.; Ren, X.; Wan, J.; Shi, Y. and Ouyang, P. Sulfamic Acid Catalyzed Direct Condensation of Aldehydes, Amines, and TMSCN to α-Aminonitriles at Ambient Temperature. Synlett, 2007, 803–805. (IF 2.763)
4. Li, Zhenjiang;* Ren, X.; Wei, P.; Wan, H.; Shi, Y. and Ouyang, P. A Convenient Preparation of Aliphatic and Aromatic N-Sulfonylimines Mediated by Sulfamic Acid in Aqueous Media. Green Chem., 2006, 8, 433–436. (IF 5.836)
5. Li, Zhenjiang.* Sodium Borohydride - A Versatile Reducing Agent. Synlett, 2005, 182–183. (IF 2.693)
1. 李振江, 歐陽平凱 等. 一種利用雙螺桿擠出機制備聚乳酸及其制品的方法. PCTCN2009073674.2009-09-01.(中國發(fā)明專利,PCT國際專利,美國、歐盟、日本專利)
2. 李振江, 歐陽平凱 等. 卡賓衍生物催化的環(huán)狀化合物可調控開環(huán)聚合方法. PCTCN2009073675.2009-09-01. (中國發(fā)明專利,PCT國際專利,美國、歐盟、日本專利)
3. 李振江, 歐陽平凱 等. 一種用卡賓衍生物催化制備聚乳酸的方法. PCTCN2009073677. 2009-09-01. (中國發(fā)明專利,PCT國際專利,美國、歐盟、日本專利)
4. 李振江, 孫穎杰, 宋國偉, 周繼新. 一種三甲基硅氰的制備方法. ZL200810024648.7. 2010-10-28.
5. 李振江, 任星華, 萬紅貴, 韋萍, 石玉瑚, 歐陽平凱. 一種制備酰胺砜及利用該酰胺砜制備N-取代亞胺的方法. ZL200610039003.1. 2008-10-01.